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讀小野「〈自由共和國〉小野 /賄賂者和反抗者」

賄賂者與反抗者


小野 /導演   2014-06-09   

夜晚一場傾盆的暴雨之後,我們已經進行了一年又三個月的「五六運動」漸漸來到了尾聲,牌樓上「自由廣場」這四個字倒映在雨水中,顯得模模糊糊、恍恍惚惚。


做為一群反抗者,我們還要反抗多久?我們是不是真如卡繆在「反抗者」中所說的,在反抗的過程中找到存在的意義?我們是否因此不再冷漠或焦慮?我上台講話時,說出了我這一年多來的心情。我說,當我們針對一件不公不義的事件進行反抗時,我們就要有心理建設。我們要先問自己為何要反抗?如果確定了自己反抗的理由不是其他不相干的因素,例如打知名度、發洩情緒等理由,那麼我們就要好好搜集資料,做足功課,反抗到底。不要在乎為何別人不反抗?為何媒體不報導?為何社會不重視?


我舉了一個最近的例子︰松菸護樹。我曾經答應去護樹現場做短講,我知道現場的人不多,意見也分歧,眼看是螳臂擋車、犬吠火車,反抗者的士氣也漸漸低落,於是我就說了這一段做為一個反抗者的心理準備的話。後來有個年輕人走來向我致謝,說他不再抱怨了,他會堅持到底。又過了一陣子,做為松菸護樹反抗者最大的「巨人」終於出事了,他們上演了「產、官、學」賄賂被活逮的戲碼,而且因為輕易的交保,差一點所有相關證據都被銷毀。這時,反抗者的力量找到了出口,台北巿副市長和反抗者們展開協調。故事終於有了可能翻轉的情節。主角成了曾經以宣揚土地正義的學者副 巿長,他將面對自己道德和良心,做出最後的判斷。故事中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改變故事的結局。


說來諷刺。我過往幾個上班的工作機會常常是這樣得到的:某個老舊而龐大的機構,因為承受不了貪污、賄賂的文化而漸漸走向腐敗時,主其事者痛下決心,對外尋找新的生力軍,企圖力挽頹勢。在充滿前金、後謝的工作文化中,我真正領悟了一件事,那就是漢民族在外表形式上充斥著虛假的禮節,但是實質上又最現實重利,所以從歷史的任何角度來看,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的核心思想便是賄賂、賄賂、賄賂。它根深柢固,形成了難以動搖的深層文化。


其實台灣的年輕世代比我們想像的要世故和聰明。在「五六運動」始終陪伴著我們的陽明大學風車合唱團,每次在壓軸的合唱前,總是有同學會說上一段話。這次,他們提醒大家台灣社會的真正問題是系統性的、結構性的,包括了最後防線的司法體系都不完全可信賴,因為他們可以選擇性的聽從執政者的指揮,監聽、蒐證,打擊政敵或不聽話的大商人。所以,不要因為破獲了一個賄賂案,而誤以為社會公平、正義已經實現。問題出在系統上,而不只是個案。


反抗者要走的道路非常艱辛而漫長,因為他們要反抗的不只是一個人或是一個集團,而是一個難以動搖的漢民族深層的文化。




讀完小野「賄賂者與反抗者」這篇文章,對照從 2014 年一路走來的鏡中反抗身姿,有滿多感觸的。

卡繆所說「反抗者在反對中肯定,並尋找自身價值」,將反對此一看似消極的行為重新解釋為積極行為,鼓舞著後世的人們仔細觀察、感受這個社會,不向違背自身信念的事物妥協。

那麼,要如何才能做到「不違背自身信念」?答案是表態。你必須對勾起你注意力的、引起你同情心的、讓你感到歡喜或厭煩的事物表態。唯有你確立了自己的成立方式,你才有辦法正確的判斷各種事情。

當然不是任何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表態,也不是一旦表態就不能悔改;表態是指「表達自身信念」,信念是是一個嚴重的字,他不是一個隨著日晷隨便伸長縮短的東西,他必須是審慎思考後下定了的決心。

但是人不應該因為表達信念事關重大而逃避,誠如前段所述,一旦事物勾起你的注意,以就表示著你的心靈受到了號召。如果你總是逃避,最終你會發現自己對任何事情都無足輕重,因為你逃避了你的信念、逃避了你的責任。

再者,許多人就算有了信念,當世界上發生了違背自身信念之事時,或者與周遭親朋好友在價值觀上產生衝突時不願意將自己的思想拿出來討論。背後有各種說法,有的說「你不必管人家怎麼想」,有的說「不必為了思想而傷和氣」。

然而,與其他人進行思想的交流,並不等於你在干涉別人的思想。當雙方依循著自身的情感與邏輯進行交流、辯論時,其實是在為彼此充實生命。在交流或辯論中,你會因為你的分享而發現自己真正的想法,也會因為別人的回饋而反省自己的不足。

所以不要再說沒有人有權利干涉別人的思想了。如果參與討論的雙方都有充足的素養、開放的心胸與明確的價值觀,那麼思想的交流並不會以「干涉」如此令人反感的說法影響彼此,而是互相學習。

而當你願意為了你的信仰與別人進行思想交流,不僅是回應了你自身的信仰,也是讓自己能夠接觸更深更廣的思想。

唯有當自己不再逃避召喚,你才能夠誠實的面對自己、面對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