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企管系大一大二的學弟妹,你們好:
絕大多數的你們不認識我是誰,就像當年的我不認識大四的學長姊一樣,這很正常,但不能和各位交流還是有點可惜。畢業在即,感覺到大學四年來,許多事情發生了相當大的改變,不論是我個人,或是這個社會環境,因而使我對這個世界產生了許多看法,希望能將我大學四年來的收穫與你們分享。
在開始說教前,先來談談我是誰吧。我是黃祺庸,可以叫我Rola或Jeffrey;大學四年來,我很幸運地獲得了比起很多人來說更多的機會。我是102級迎新的總召,以及現在系學會資材組活動「阿廣告白吧!企業廣告影片大賽」的創辦團隊成員。除此之外,曾經獲選98和100年青輔會青年國際行動計畫補助團隊,和兩組團隊代表中山大學赴雪梨參訪當地NGO組織,以及到倫敦參訪當地社會企業,大二時則參加了商業個案競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還受邀到武漢大學參加邀請賽,機緣巧合下在中國流浪了43天,繞了中國一大圈。而我目前則是Blues團隊的共同創辦人,正在開發名為「WanderWorld地球漫遊」的旅遊社群平台。簡單把我的經歷列給各位:
接下來就是心得本文了,又臭又長請有心理準備。首先要談的是現代學生普遍的問題,也就是焦慮。(大一大二的你們現在可能覺得還好,但相信我,等你們到大三大四時,這個問題自然就出現了,而這篇文章就是要替你打個預防針,好讓你可以早點準備。)
概念上,現在我們熟知的偉大人物,好像都很早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然後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而拼命努力,最終有了今天的成就。這樣的說法整體而言是對的,但其實他們經歷人生並不只是這樣而已,他們主動創造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並且克服很多困難。我想大多數人都比較想成為像他們一樣能夠改變世界的人,而不是沒沒無聞,隨波逐流。但問題來了,我不是特別聰明,很多事情都不會,而且我不知道我將來要幹嘛;就算知道,我也不敢真的拿現在的一切下去賭。台灣的年輕人焦慮,不只是因為書念不完、工作做不完,更是因為對人生有著美好的幻想,卻深怕受傷害而質疑自己,不敢付諸行動,看事情總是先看是否可行,再來決定這件事情效益如何,造成你無法發揮全部的能量的惡性循環,所以你焦慮、困惑、緊張而難過。如果我說中你的狀況,那麼也許以下的意見對你有點幫助。
當你感到困頓迷惘,不知道自己在幹麻時,請替未來的你記住,當他想起現在時,永遠只會記得真正深刻的事情-真正的快樂、真正的感動、真正的沮喪和失落,以及真正的悲傷。既然只有這些真正深刻的事情會一直陪伴你,那麼你為什麼還要浪費時間去做無謂的事情?很快很快,你們會和我一樣,猛然驚覺自己已經大四,要面臨大部分的人所決定的第一個重大抉擇,也就是「接下來要往哪邊走?」。在這一天來臨之前,其實你是有很多時間可以好好想清楚的,只可惜大多數的人儘管想過了這個問題,卻始終沒有拿定主意;我知道這很難,但你們必須準備好,不能逃避自己的人生。現在回頭看,我很高興自己寫過那麼多企劃,每個暑假都靠這些企劃拿補助出國,這些經歷讓我知道世界不是我們看到聽到的那個樣,新聞太多都是Bull Shit,很多道貌岸然的企業家眼睛只有錢而已,我們可以選擇完全不同的生活。
好,既然談到「真正深刻的感受」,相信已經有一兩年大學生活歷程的你們一定有面對兩難處境的經驗,要和大家夜衝墾丁還是留在學校K書?要應朋友邀約去唱歌還是把時間留給女朋友,儘管你們每天都見面?寒假要幹嘛?暑假要幹嘛?面對這種問題,說真的沒有人可以替你決定,所以老話一句,讓你的心回答你。每當自己陷入欲望和現實間的掙扎時,我只問自己一個問題:「人生這麼短,我永遠不可能重回這個當下,那麼,我要做這件事嗎?」,提醒自己人生的不可倒退,是我面對兩難決定時的方法,而且滿有效的,問過自己後就可以承擔一切後果。就是因為兩難下永遠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只能交給你的心來回答,只是請記得,很多時候回答你會忘記對自己誠實,轉而追尋短暫的快樂而放棄可能獲得的價值,那你的時間就這樣被浪費掉了。
少用一點facebook,享受多一點真實人生。在我大一時,大學生流行的還是MSN(我們的年代還不算隔太久),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登入MSN,看看有誰在線上可以聊天,否則就盯著MSN每個人的狀態發呆。facebook比MSN棒太多了,他讓人類社會真正邁向下一個階段,我們能夠和更多人交流,無聊的時候可以PO自己的心情,然後分分秒秒等待讚和回應。但我在想,人生應該不只有Social這件事情而已,每個人都有自己願意大聲說出口,然後將自己的一切投入進去也想完成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大概都不能在facebook上完成-埃及的革命,facebook幫了大忙,但如果大家都在網路上響應卻沒有人走上街頭,革命也不會成功,我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況-不要被外在的一切掌控住你的心。
接著就來談談青年和社會的關係。不知大家是否有在注意各式各樣的新聞?這個社會需要年輕人關注,因為我們年輕,所以還信仰理想主義,相信這個世界可以沒有戰爭、沒有乞丐、沒有腐敗的政府,相信這個世界每個人可以不再寂寞,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當日本大地震發生時,阿拉伯地區的革命正如火如荼的爆發,很多人卻不曾關心;當我們在學校開開心心玩耍,歐債影響了全世界的經濟,許多人的父母被迫放無薪假;更不要說許多人不知道中科三、四期的環評事件、國光石化八輕開發案,還有佔領台北到底是在幹麻。
你必須清楚了解這個世界究竟在發生什麼事情,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究竟代表什麼;美國人並不一定都很聰明而正直,阿拉伯和北韓也不一定每個人都是恐怖份子。當政黨打口水戰時,你不應該輕易接受任何一方的說法,而要用自己對這個世界、這個社會的理解來判斷何謂正義。你必須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為可以改變世界,毫不吝惜自己的時間關懷你的周遭。當樂生療養院發生問題時,只有絕少數的青年站出來擋在樂生病友面前守護他們,你也許會覺得就算抗爭也沒有用,工程還是會進行,樂生還是會被拆。但這件事情對於受到你關心的人們,以及你自己就充滿了意義,你會發現一旦你真正參與這個社會的運作,關心公共議題,勇於發出聲音時,你將站的比自私的人更高,看得更遠,獲得更多快樂與成就,只因為你的所作所為是這麼有意義,而這個社會正需要像你這樣的人。
在美國和蘇聯冷戰結束後,有一句話這麼說:「如果你20歲前不信仰馬克思的共產主義,那麼你這輩子不會是個好人;如果你20歲後還信仰著馬克思的共產主義,那麼你這輩子也不會成功。」歷史告訴我們,在純粹的理想主義和現實世界衝突時,現實總是佔上風,也因此蘇聯瓦解,而出現了這句話;我並不是鼓勵每個人都全然信仰共產,不顧現實,然而我總是癡心的希望,台灣的社會裡,能有更多更多的年輕人,明白自己對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是有責任的,知道未來整個人類族群往哪個方向走取決於我們現在的每一個決定,我們無法逃離這份責任,只能勇於面對它,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最後,我想說的是,這個世界的運作,是真正的由每個人每天的行為交織而成,你的一舉一動都可能造就歷史,所以千萬不要低估你自己,如果你真正想要做什麼事情,就放手去做吧!你一定會得到超乎你想像的收穫,而那些短暫的快樂或悲傷,或者你其實一點興趣也沒有的事情,則必須要很努力回想才會記得。把你的時間放在你真正喜歡的事情上,當你無法判斷時,試著依循你的內心澎湃的鼓聲而起舞,你終究將得到超過預期的滿足,你知道的。
這篇文章要談的事情,看起來可能相當大道理,不過這都是我在這四年裡真切看到、領悟到的事情,如果你覺得我的大學四年生涯對你有幫助,我很高興自己出了一分力,而你可以不用跟我道謝(哈哈哈);如果你想讓別人也看這篇文章,想要轉載的話非常歡迎,不過請記得附上出處。如果你私下想跟我聊聊,歡迎加我的facebook或寫email給我
- 企管系學會活動企劃
- 莫拉克災區重建聯盟電腦網路助理
- 行政院青輔會98青年國際參與行動計畫補助 -代表中山大學至澳洲參訪雪梨非政府組織(哈囉哈舶學生團隊)
- 行政院青輔會100青年國際參與行動計畫補助 -代表中山大學至英國倫敦參訪當地社會企業 (V&V學生團隊)
- 2010ATCC商業個案競賽-全國15強(Viva La Vida團隊)
- 2010武漢大學國際商業案例分析大賽冠軍
- 台北科技大學第四屆創業大專盃佳作
- 新光盃次世代網路青年創業競賽亞軍(排骨飯團隊)
接下來就是心得本文了,又臭又長請有心理準備。首先要談的是現代學生普遍的問題,也就是焦慮。(大一大二的你們現在可能覺得還好,但相信我,等你們到大三大四時,這個問題自然就出現了,而這篇文章就是要替你打個預防針,好讓你可以早點準備。)
概念上,現在我們熟知的偉大人物,好像都很早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然後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而拼命努力,最終有了今天的成就。這樣的說法整體而言是對的,但其實他們經歷人生並不只是這樣而已,他們主動創造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並且克服很多困難。我想大多數人都比較想成為像他們一樣能夠改變世界的人,而不是沒沒無聞,隨波逐流。但問題來了,我不是特別聰明,很多事情都不會,而且我不知道我將來要幹嘛;就算知道,我也不敢真的拿現在的一切下去賭。台灣的年輕人焦慮,不只是因為書念不完、工作做不完,更是因為對人生有著美好的幻想,卻深怕受傷害而質疑自己,不敢付諸行動,看事情總是先看是否可行,再來決定這件事情效益如何,造成你無法發揮全部的能量的惡性循環,所以你焦慮、困惑、緊張而難過。如果我說中你的狀況,那麼也許以下的意見對你有點幫助。
當你感到困頓迷惘,不知道自己在幹麻時,請替未來的你記住,當他想起現在時,永遠只會記得真正深刻的事情-真正的快樂、真正的感動、真正的沮喪和失落,以及真正的悲傷。既然只有這些真正深刻的事情會一直陪伴你,那麼你為什麼還要浪費時間去做無謂的事情?很快很快,你們會和我一樣,猛然驚覺自己已經大四,要面臨大部分的人所決定的第一個重大抉擇,也就是「接下來要往哪邊走?」。在這一天來臨之前,其實你是有很多時間可以好好想清楚的,只可惜大多數的人儘管想過了這個問題,卻始終沒有拿定主意;我知道這很難,但你們必須準備好,不能逃避自己的人生。現在回頭看,我很高興自己寫過那麼多企劃,每個暑假都靠這些企劃拿補助出國,這些經歷讓我知道世界不是我們看到聽到的那個樣,新聞太多都是Bull Shit,很多道貌岸然的企業家眼睛只有錢而已,我們可以選擇完全不同的生活。
好,既然談到「真正深刻的感受」,相信已經有一兩年大學生活歷程的你們一定有面對兩難處境的經驗,要和大家夜衝墾丁還是留在學校K書?要應朋友邀約去唱歌還是把時間留給女朋友,儘管你們每天都見面?寒假要幹嘛?暑假要幹嘛?面對這種問題,說真的沒有人可以替你決定,所以老話一句,讓你的心回答你。每當自己陷入欲望和現實間的掙扎時,我只問自己一個問題:「人生這麼短,我永遠不可能重回這個當下,那麼,我要做這件事嗎?」,提醒自己人生的不可倒退,是我面對兩難決定時的方法,而且滿有效的,問過自己後就可以承擔一切後果。就是因為兩難下永遠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只能交給你的心來回答,只是請記得,很多時候回答你會忘記對自己誠實,轉而追尋短暫的快樂而放棄可能獲得的價值,那你的時間就這樣被浪費掉了。
少用一點facebook,享受多一點真實人生。在我大一時,大學生流行的還是MSN(我們的年代還不算隔太久),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登入MSN,看看有誰在線上可以聊天,否則就盯著MSN每個人的狀態發呆。facebook比MSN棒太多了,他讓人類社會真正邁向下一個階段,我們能夠和更多人交流,無聊的時候可以PO自己的心情,然後分分秒秒等待讚和回應。但我在想,人生應該不只有Social這件事情而已,每個人都有自己願意大聲說出口,然後將自己的一切投入進去也想完成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大概都不能在facebook上完成-埃及的革命,facebook幫了大忙,但如果大家都在網路上響應卻沒有人走上街頭,革命也不會成功,我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況-不要被外在的一切掌控住你的心。
接著就來談談青年和社會的關係。不知大家是否有在注意各式各樣的新聞?這個社會需要年輕人關注,因為我們年輕,所以還信仰理想主義,相信這個世界可以沒有戰爭、沒有乞丐、沒有腐敗的政府,相信這個世界每個人可以不再寂寞,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當日本大地震發生時,阿拉伯地區的革命正如火如荼的爆發,很多人卻不曾關心;當我們在學校開開心心玩耍,歐債影響了全世界的經濟,許多人的父母被迫放無薪假;更不要說許多人不知道中科三、四期的環評事件、國光石化八輕開發案,還有佔領台北到底是在幹麻。
你必須清楚了解這個世界究竟在發生什麼事情,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究竟代表什麼;美國人並不一定都很聰明而正直,阿拉伯和北韓也不一定每個人都是恐怖份子。當政黨打口水戰時,你不應該輕易接受任何一方的說法,而要用自己對這個世界、這個社會的理解來判斷何謂正義。你必須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為可以改變世界,毫不吝惜自己的時間關懷你的周遭。當樂生療養院發生問題時,只有絕少數的青年站出來擋在樂生病友面前守護他們,你也許會覺得就算抗爭也沒有用,工程還是會進行,樂生還是會被拆。但這件事情對於受到你關心的人們,以及你自己就充滿了意義,你會發現一旦你真正參與這個社會的運作,關心公共議題,勇於發出聲音時,你將站的比自私的人更高,看得更遠,獲得更多快樂與成就,只因為你的所作所為是這麼有意義,而這個社會正需要像你這樣的人。
在美國和蘇聯冷戰結束後,有一句話這麼說:「如果你20歲前不信仰馬克思的共產主義,那麼你這輩子不會是個好人;如果你20歲後還信仰著馬克思的共產主義,那麼你這輩子也不會成功。」歷史告訴我們,在純粹的理想主義和現實世界衝突時,現實總是佔上風,也因此蘇聯瓦解,而出現了這句話;我並不是鼓勵每個人都全然信仰共產,不顧現實,然而我總是癡心的希望,台灣的社會裡,能有更多更多的年輕人,明白自己對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是有責任的,知道未來整個人類族群往哪個方向走取決於我們現在的每一個決定,我們無法逃離這份責任,只能勇於面對它,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最後,我想說的是,這個世界的運作,是真正的由每個人每天的行為交織而成,你的一舉一動都可能造就歷史,所以千萬不要低估你自己,如果你真正想要做什麼事情,就放手去做吧!你一定會得到超乎你想像的收穫,而那些短暫的快樂或悲傷,或者你其實一點興趣也沒有的事情,則必須要很努力回想才會記得。把你的時間放在你真正喜歡的事情上,當你無法判斷時,試著依循你的內心澎湃的鼓聲而起舞,你終究將得到超過預期的滿足,你知道的。
這篇文章要談的事情,看起來可能相當大道理,不過這都是我在這四年裡真切看到、領悟到的事情,如果你覺得我的大學四年生涯對你有幫助,我很高興自己出了一分力,而你可以不用跟我道謝(哈哈哈);如果你想讓別人也看這篇文章,想要轉載的話非常歡迎,不過請記得附上出處。如果你私下想跟我聊聊,歡迎加我的facebook或寫email給我
By 黃祺庸
2011/1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