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想要活下去,是因為愛:拔一條河觀影心得


來源:http://eweekly.atmovies.com.tw/eweekly/v411/images/river056.jpg


2014/8/31,拖了這麼久,總算把一直都想看,由楊力州導演拍攝的紀錄片「拔一條河」給看完了。

一些廢話就不多說了,簡單來說,這應該是我看過為數有限的紀錄片中最最感人的一部。故事有兩個主軸,皆由莫拉克風災為引子,其一為記錄這個飽受天災之苦的高雄是甲仙鄉如何在大人們灰心之際,受到拔河隊孩子們的鼓勵而重新站起;其二則記錄著嫁到台灣的新住民們如何生活。

我時常在想,面對整個宇宙與時間歷史之浩瀚,人類文明渺小的像粒塵埃;而面對人類文明的複雜變幻,個人生命的意義更微小的像顆粒子,多數時候無法掌握,只能任由全體人類各自人生共同匯流而成的命運長河,將自己人生的業推往自己也看不到的前方,少了自己也無妨似的,像這樣活著是否真的有意思?

人的價值由他對文明貢獻來計算的這種價值觀,在我腦袋裡盤根錯節的滋長著,所以我始終有上述的疑惑。但在包括「拔一條河」、「一首搖滾上月球」在內的幾部紀錄片中,我得到了解答。

我們深愛一個人,並不是因為我們計算他為我們做了什麼後的結果,而是因為他對我們有著不能被計算的原始的愛,於是他為我們付出了不能計算的東西,使我們想回報等量的愛給他。

如此一來,一個人的生命意義,便不再是他的貢獻,而是他對這個世界有多少愛。

甲仙鄉冰店的老闆、超商的店長因為對這片土地有愛、對這裡的孩子有愛,所以他們在風災後留下來。

拔河隊的教練們也因為對孩子們深厚的愛,所以不嫌辛苦的指導他們拔河,但願他們可以獲得好成績,讓他們更快樂、更有自信的面對風災後的生活。

而孩子們對這片土地也有著深厚的愛,所以他們想贏,想讓父母親高興,想讓甲仙獲得榮耀。

風災過後,面對一無所有的新生活,他們已經沒有退路,「反正前進也不會比較累」,於是每個人都努力的生活;面對天災和困境,依然不被打敗的努力生活。「拔一條河」所想要傳達的最重要的東西,遠不僅是台灣的社會議題,以及甲仙鄉的在風災後的發展困境而已;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讓我知道,只要能夠好好活著、滋養心中的愛,生活可以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台灣之所以溫暖,就是因為就是因為當一切都失去了的時候,我們還有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