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轉換跑道求職心得



從大學開始,我就打定主意未來要在科技產業工作,加上我對網路創新服務很有興趣,所以大四時和資工系的好朋友一起開發了產品,也有幸獲得appWorks的認同,加入育成計劃。

從 appWorks畢業以後,深知自己如果未來想要繼續在網路產業扎根,還需要非常多的學習,因此我先暫停了自己創業的念頭,打算先找份跟產品開發相關的工作,好好磨練一下自己的技術。昨天和另外一位也是中山大學畢業的同學聊網路產業的職場生活(我們兩個好像是目前101級唯二跨足網路產業的逃兵),有很多感觸,因此把這些想法寫下來,以下淺見,給未來也想要進入進入網路產業的學弟妹參考參考。

(其實網路產業沒辦法定義,畢竟哪一家公司現在不靠網路?因此,以下暫且把網路產業的範疇限縮在「透過開發網路相關服務來獲利」中。)

企管系的知識是由經驗累積的

我想很多學弟妹都有「不知道現在學的東西,以後是否用得上?」的懷疑;我認為,我們所接受的商業教育,絕大多數都是由商場上的結果歸納而成,相較於大多數的科系,我們並不具備某種「技能」;每家公司能夠在競爭中生存,都是因為管理層級的人們對於產業有獨到見解跟方法,所以大家的做事方式也相當不同。

但是如果一家公司要開發產品,大家都會要很基本的「技能」,軟體公司的工程師要會 Coding,科技公司的工程師要懂IC設計、設計公司要會話各種設計圖等,各種不同公司的儘管處世之道不同,開發產品時,都還是會錄用具備相關技能的人才。

也就是說,相較於我們所學的東西在不同產業、不同公司的不同生意 Know-how中,極有可能完全用不上,這一點,我們與其他科系的學生比較之下是相~當不利的;當然,如果你的目標就是要成為一位超級業務員,或者想要成為專業的行銷人才,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此,我非常建議各位學弟妹,既然大家都已經投身企管這個相對輕鬆的科系,如果大家行有餘力,不妨放棄一些活動,培養一些專業技能在身上。以本科系而言,把會計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又或者選修一些資工、資管的課程,學學寫程式,然後把這些技能應用到活動上,就能夠馬上拓展自己的硬實力。

以網路產業的求職為例,你有過產品開發的經驗,至少證明你對於網路服務的開發有一定的認識,也能夠說明你在團隊中扮演了什麼角色、你具備什麼技能,就算你並非團隊中的開發者,也能夠證明你對這個產業有所認識。

請你拿出求職誠意

在決定找網路產業開發相關工作時,我以相當制式的中英文履歷表投了幾家理想的公司,結果只獲得一次面試機會;後來我自己寫了我的個人履歷網頁後,投了四家履歷,獲得三次面試機會。

我對自己大學的經歷算是有點自信,就算成績不太理想,但我好歹也有一些專案、競賽得獎經驗,覺得就算履歷格式不突出,但至少能力是及格的吧?結果證明我錯了,你不拿出想進公司的誠意,人家根本不會拿出誠意和你面試。自己認真做一份火力展示的履歷表,換得75%的面試機會,我想這應該可以說明一些什麼了。求職是從投履歷就開始了,這一關的競爭都比不過人家,憑什麼進一步證明自己?強者和我聊天的同學也是用完全一樣的方法,直接 Clone了目標公司的EC網站樣式來做自己的履歷,這種誠意,想不獲得面試機會都很難。

從現在開始思考職場生涯吧

如果你的目標是大公司如P&G、奧美等的行銷人才,那我真的也沒辦法給你什麼建議;但如果你也想進入網路產業,那請你現在開始實作與網路相關的專案;你對於產品本身有興趣,請你開始學寫程式、學產品開發規劃;如果你想要成為行銷人才,請你推一個有成績的網路活動,把活動需要的影片、文案寫的專業點。

你也不一定要去修課,或是去巨匠花大錢上課學寫程式、photoshop,網路上相關教育資源一大堆,只是你願不願意改變自己開始學習而已。

無論去哪一家網路公司,你的實作經歷愈是和網路相關,愈能夠說服公司錄取你;光是辦過什麼活動、得過什麼創業競賽的名次,我個人認為效果非常有限。這些經歷都不一定能夠說明你在網路產業中有什麼不可替代的核心價值。

中山大學位處台灣南部,有山有海有夕陽,生活自由逍遙,學歷也還算OK;但當你在培養山海胸襟和鍛鍊山海胸肌時,請你意識到,臺北、新竹的企管系學生們有地理優勢參加公司的實習計劃、有各種完善的教育資源(開發者聚會、產品發表會)、有能力跨學校尋找人才實作想法開發產品。

就連Google都不那麼在意學歷了,你還覺得中山大學企管系的文憑很好用,或者你比北部的學生們更懂產品開發嗎?


以上小弟淺見,目的無非是希望看到中山大學的學生未來有更好的競爭力。我期許中山大學企管系的學生們有一天也能形成一個強大的社群,在社會上有著正向的影響力,因此拋磚引玉,希望藉此吊出更多學長姐們發表高見,如有任何想法,歡迎批評指教。若有錯字請多包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