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Pick a Night with 1976

被阿凱拉上台唱摩登少年
不用說也知道我有多得意


已經確信我所追求的,並不只是行旅世界而已。那會是過程,而非結局,所以我還要許多需要向下扎根學習的事情,所以現在還不是放縱自己去旅行的時候。

所以生活並不輕鬆;每當想起自己對漫遊世界的期許,就產生許多懷疑,不知道自己最終能不能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好險生活還是有許多振奮人心的事情,還有一些能讓我站住腳跟的好事。

看了兩次BECK漫畫、聽了更多以前沒有興趣的音樂,而居然就像做夢似的站上了1976的舞台,熱烈地唱歌,感受那依然年輕的夜晚。

如果你也有那些抱著「不做不行」的使命感的事情,請用力去實現吧。成為抱持著同樣目的的人群中最投入的那一個,好事一定會發生,以我來說的話,就是這個充滿魔力而熱烈的難以忘懷的夜晚。


1976樂團 

摩登少年

portrait of the mods
作詞:1976
作曲:1976

最好是睜大眼 睜大眼看著那個紫色心臟 有沒有繼續跳動
整理好了頭髮 硬梆梆不想離開 不想離開鏡子不想說服自己
他就是這樣 他就是漂亮 他就是這樣 沒甚麼好說
他就是這樣 喜歡著搖滾樂 也喜歡Motown的 蹦 蹦 蹦

抱緊彼此取暖的時候 記得忘記他 忘記記得的他

摩登少年他說 他說愛你的時候
是無心之過 別輕易感動
自私花俏的他 只隨自己而擺動
等一切幻滅了 一切就幻滅了

很像是打了場賭 很像是打了場架 在你想起他的時候
也像是喝醉了酒 雖然他從不喝酒 總是面無表情旁若無人的離開
他就是這樣 他就是好狠 他就是這樣 沒甚麼好說
他就是這樣 喜歡著搖滾樂 也喜歡Motown的 蹦 蹦 蹦


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appWorks 7th Insider Day



結束了appWorks 7th創業育成計劃 Insider Day,我們在appWorks的期中考算是勉強PASS了。

在進入appWorks之前,我必須承認我始終對創業抱有癡人說夢的幻想;我一直認為我們鎖定的需求是存在且巨大的、我們的解決方案是市場剛好需要的、我們將在一夕之間爆紅、成長,然後打出漂亮的創業全壘打;在上一個產品WanderWorld地球漫遊開發的初期,我以「我們正在開發,沒有User是正常的」、開發出雛型後以「我們知道我們還需要開發什麼功能才會紅,所以現在去接觸市場就死定了」等理由不斷逃避,始終沒有落實精實創業的驗證需求、快速開發產品原型等實作方法,於是乎我們花了非常多時間,買了一個名叫失敗的教訓。

我犯了典型的「初次創業大頭症」,固執地堅持一年半前所決定的目標,始終不願意有所調整,總覺得我只是需要一個契機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只等一個關鍵功能開發,我就能漂亮的吃下整個旅行市場

然而在appWorks的兩個月中,我和20幾個優秀的團隊一起作息;看著他們在開發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心態、調整產品、調整實作方法等,讓我愈來愈焦慮,意識到我的堅持很有可能是毫無意義的;於是我們在八月中開始調整我們在旅行產業中的目標,做了一些基本的嘗試後,認清了旅行市場很難切入,必須有所取捨,從而轉變了新的方向。

在這兩個月的時間中,和第七屆的大家一起通過Insider Day的考試,我有許多心得,但我認為最重要的認知是:


Pivot、Pivot、Pivot!

Pivot這件事情,我覺得是我在appWorks中體悟最深的一件事情;才20幾歲的我,思考的骨幹依舊是「堅持到底、絕不輕易放棄」的理想主義,沒有在現實中打磨過,精神仍有許多稜角,不知道一個構想從出發到實現,結果從來不會是最開始想像的那樣;調整不是輸,不懂適應而敗亡才是輸的可恥。

第七屆的團隊們,有許多是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前輩,因此在一開始選定市場時就比我們這種晚輩來的準得多,但仍看得出來大家投入之後漸漸挖到了冰山深處,所以或大或小的進行了Pivot,我們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我覺得,第一次Pivot最難,因為那等於是直接否定了你以為是天之驕子的幻想,也最容易讓自己以為轉型意味著失敗;等到Pivot一次以後,所有的轉型、調整就快得多了。我們也因此趕得上在Insider Day前Pivot到我們認為下一個有機會的需求上。

Leverage、Leverage、Leverage!

這點也是剛從學生跨入創業圈中,讓我感觸非常深的一件事情。個人、創業團隊,面對一個巨大的既存者、體制,都非常的渺小;這些巨大的既存者將市場一個一個佔領起來,幾乎沒有縫隙,如果想要有所突破,就要學會找到支點和槓桿,才有可能抬得起這些巨大的冰山。

學生時期因為缺乏實務經驗,對產業現況的理解很薄弱,因而非常容易提出很不切實際的構想;因此我認為如果要開始,真的應該要從貼近生活的個人需求出發,在解決問題時才有可能思考身邊有什麼可以拿來槓桿的人脈、技術、資源。這比起你想了一個驚天動地的想法,但要開始創業時發現自己身邊沒有任何相關的人事物能夠協助你,要來的實際的多。

我目前的領悟程度是,槓桿不僅是借力使力,更是選擇你能夠槓桿的問題去解決。

不是任何人都能夠在一開始就拯救世界,但每個人都能夠解決問題,端看你如何運用資源;如果運用得宜,你會發現許多問題沒有那麼難解決。

認清自己不完美,但不要放棄往完美前進

我覺得,如何一邊把自己倒乾,虛心受教的同時,一邊保有自信的前進,實在是非常難的功課。
如果沒辦法把自己的心態放低,那麼不管前輩、User給你什麼建議,你都聽不進去,甚至會因為不想接受批評而逃避問題;然而,如果你對自己個構想、實作方法一點信心都沒有,你會發現所有產業都已經充滿了各種solution,你根本沒辦法踏入產業和既存者競爭。

在發現需求、實作、實驗、校正的過程中,你會不斷地發現自己在各個環節的不完美;愈早認清這個現實,就能愈早開始接受各種建議,從而再一次又一次的循環中變得更厲害。



以上是我在appWorks待了兩個月,並結束了Insider Day考驗後的小小心得,也許難免淪為空談或說教,這點比較對不起讀者;我會持續地寫,培養作為一個創業者所應該俱備的邏輯和論述能力,期望能為閱讀者帶來一些收獲。

如果看完這篇文章後,你也對開創自己的事業蠢蠢欲動,卻又不知從何開始的話,那麼我在這邊推薦由Learning Bar學習吧!團隊(也就是蔽團隊)開辦的網路前端開發入門課程報名網址,若是系學會、創業相關社團或組織另有優惠,請主動來信和我們聯絡!


有任何意見,歡迎到Learning Bar學習吧!和我們互動,或者來信golearningbar@gmail.com

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自討苦吃的選擇

      今天晚上,我決定貫徹昨天睡前的決心,換上短褲、跑步鞋,向夜色邁開腳步。退伍後、游完宜蘭長泳後,我終於又再次開始運動了。

      因為懶的走進附近的大學,於是我在社區的空地上做了簡單的拉筋後,決定試試沿著周圍的人行道來跑。我想既然都已經晚上九點多,人車都少了,不妨當作勘察。結果不用說,這和高雄專為市民建造的單車道完全不能相比,等級相差太多了,不過這倒讓我想起,我在高雄已經住了五年之久阿。高中雖然有越野賽跑活動,但現在想想當時似乎就是沒辦法感到熱衷,還是到了大一時,為了田徑短跑比賽所進行的嚴酷訓練開始,才真正培養起跑步的興趣,也逐漸累積了距離;於是從大二起,時常一個人在夜晚到高雄沿港單車道去跑步,一邊流汗、一邊盡力的不靠嘴巴呼吸,就這樣一路跑進了部隊,結果除了第一、第九、第十個月在屏東外,其他時候也都還是在高雄,跟著部隊的其他同袍每天晨跑,還要一邊答數、唱歌。

      在部隊的那11個月,跑步雖然還是很愉快,但我實在沒有辦法很享受。

      然後退伍了,離開高雄,回到新竹,到了終於又開始跑了。手臂很痠痛,膝蓋上方的大腿肌肉持續的累積疼痛,好像在抱怨似的「喂,平常都不跑,現在忽然拿出幹勁,受苦的可是我啊!」那樣的感覺。身上湧出了大量的汗水,除了那一貫飽含鹽分所帶的鹹味外,還異常的苦。對於和我一起生活了23年的身體,我大概知道,他是想告訴我,他在這段日子裡已經累積太多太多的負擔了。連一直以來只用鼻子呼吸的堅持都打破了。

      想不到一個月的焦慮,可以讓人的體力和精神下滑到自己都摸不到底的程度。

      我在想,我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懦弱呢?大學時對真實社會的不了解,使我一直認為有夢想就要去追,放棄的人就是不夠努力、不夠堅持罷了,然後帶點自負地想著,自己終究要成為了不起的大人物,要在年輕時就踏上巔峰。而從當兵開始,好像是因為對未來的迷茫,將我那決心一層一層地剝掉。就連跑步都放棄了原則,身體也不再支持我似的。

      但是,就算這樣聽起來這麼悲慘,幸好也還沒有放棄跑下去的念頭。跑得慢也沒關係,只要慢慢地把左腳右腳輪流向前跨出,身體就會繼續前進,繼續經過不同的風景。我只能在身體上逐漸鮮明、深刻的痛苦之中,努力感受繼續前進的價值。利用這痛苦,瞭解自己也會退步、也會懦弱、也會想要停下腳步,和現實沒有什麼不同;但也同樣的在這痛苦中,產生「會有這痛苦,是因為我確實在前進」這樣的想法,然後決定與其停下腳步,我寧可選擇繼續痛苦

      在那個痛苦之中,伴隨著體力、肌肉的成長,我希望去逐漸習慣那痛苦,和他一起相處。我想,這痛苦終究是好事,因為對我來說,真正的敵人畢竟不是痛苦本身,而是再也無法提起前進的勇氣。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壯遊前夕





好吧,我是真的很喜歡壯遊這兩個字
因為我們選擇了不回頭


明天,離開生活了五年的高雄
我要像像開始時那樣跨上在一起五年的老夥伴KTR
再一次奔馳


能不能說點什麼呢?
在這個城市的一切,快樂悲傷
都太過美好,美好的像夢一樣
我得到了那麼多,多得讓人可以用一輩子來好好回味

這一次離開,就是真正的翻入下一頁了
會有什麼在等著我呢?

總之,感謝一切

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上帝的夢

圖片來源:http://goo.gl/jh5Y6


如果我們在四千五百九十二年後的一個肅靜的夜晚
從大眠中醒來
就像四千五百九十二年前,我們在一個夜晚墜入大眠
那樣真實的不真實
我們將理解什麼?

在重新看見陽光前
(四千五百九十二年前的科學家說,太陽應該還在燃燒)
我們被黑暗擁抱
心異常平靜,卻想起四千五百九十二年前的你所好奇的事:
世界是衰敗荒蕪,或者我們
將撞見哆拉A夢52代?

經歷了隕石撞擊、病毒肆虐、殭屍橫行
假如人類還存在,想必那個世界,是嚴肅的


生命,是不是一個上帝的短短的夢境呢?
生與死,只是走過夢的橋,就互相轉換

黎明即將到來,在極黑中
眼皮卻沈重地落下,欲振乏力

連指甲是否長長了都還沒看到
就和妳牽著手,再次墜入大眠
從冥界中醒來



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

退伍


此刻,我正坐在月台。

我退伍了,心情十分平靜,但仍能感覺到,那沈默是被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給包覆的,在那平靜的裡面,確實有洶湧的心情正躁動著。

從此以後,我就是一般人了,和街上看到的比我年長的男人們一樣,我們都經歷過這段莫名其妙的歲月,於是有了類似的生命經驗。

一時之間,腦袋還無法運轉,言語和文字還在糾結,這個狀態甚是微妙。
再也不用打電話向班長回報了,從此以後,時間是自己的。不用再反覆反覆反覆反覆的精神答數,不用再稍息立正稍息立正。

同時,必須開始思考關於自己的事情,不能在想著等等就吃飯、睡覺,隔天早上起來再重複;不能再過那樣安穩的日子。

這一年,最枝微末節的小事都還記得。新訓的不安還在作祟著,以為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結果就到來了。當時我想著退伍當天的自己究竟會思考什麼呢?只能不斷以”You will be OK”來安慰自己;而現在,彷彿能告訴當時自己似的,我想說,”I’m Ok now”
這是我人生中,最清楚和過去的自己對話的時刻。

所以, 讓我再次鄭重向你道謝,過去這一年中任何時刻的我:謝謝你當時沒有選擇逃避,謝謝你無論有多不情願,最終還是接受了讓自己改變的機會。

然後,感謝在軍中認識的每位弟兄,因為你們,枯燥的生活才有了一點趣味。

感謝軍中認識的好長官,你們的尊重和諒解,使我在軍中仍感覺自己是個人,仍能有尊嚴的完成你們指派的任務,熬過這段歲月。我也要感謝爛長官和爛弟兄,你們讓我在幹譙過後下定決心絕不認輸,是死是活也要撐下去,也是因為有你們,我才確實體會到在真實社會中,其實還有這麼多糟糕的混蛋,就算閉上眼,你們仍然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無論是好是壞;所以我必須要有氣度,去接受這個世界的不完美。

更要感謝妳在這一年裡,在我委屈時給我安慰,在我放假時給我快樂,在我擔憂時給我勇氣,在我難過時給我陪伴。感謝妳沒有離開我,成為我最溫暖堅實的後盾。

沒有當過兵的朋友們大概還很難理解這箇中滋味,我也只能說,很苦很澀,但很值得一嘗。我終於明白,生命中大部份的事情,你在當下都絕對無法理解、接受他的意義,非得要到你終於站到終點的那一刻,才能明白,因為這些經驗的累積,你才有辦法跨越認知所設下的牆,看到那牆的外面的風景。

離開了兵役這台列車,搭乘下一台目的地仍未公佈的列車。

人生能有幾次像這樣面對重大的時刻呢?


記住你現在的樣子,然後繼續前進。

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

海洋才不管你是哪一國人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1070
關於菲律賓事件,看到了一些不同的觀點

為什麼會有這個事件發生?
因為漁船在我們的領海補不到魚,只好冒險出海;
那為什麼會沒有魚?因為大企業使用不顧海洋資源永續發展的圍撈
將鮪魚一網打盡;
那麼,是哪一國企業下的手呢?
很顯然,台灣附近沒有魚,當然就是台灣的企業囉!

從這樣的觀點來思考,就會發現因果自有其成因,全世界的海洋糾紛,包括索馬利亞的海盜、澳洲和日本在捕鯨上的衝突等,說真的,都只是剛好而已

在地球面前,全人類都是一樣的,管你是哪一種族、哪一國人,大家都濫捕濫抓,大家都一樣黑,沒有人在這個海洋問題上可以說是絕對正義的。

可惜的是讓無辜的漁民來背這個債
可惜的是這個事件被操作成民族主義,甚至有點納粹的味道

我不是說菲律賓沒有錯,菲律賓當然應該要道歉,使用武力對付沒有武力的人,就是暴力;但除了他們道歉外,我們是否也該思考:
台灣人是否因為長期在國際被欺壓,而在我們決定制裁菲律賓時,獲得了些許的快感?這樣不也是一種暴力嗎?我們豈不是這暴力快感給薰昏了嗎?

更重要的是我們該重新思考海洋生態永續發展,相信很多海洋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

關於拔洋蔥


洋蔥助收任務的兩個月已經結束了,不久前我們還每天下田工作,現在想想實在是段美好的日子,大概是我當兵歲月中所謂快樂時光的代表了。


在這段日子裡,每天早出晚歸,整天待在田裡或包裝廠裡面,和無窮無盡的洋蔥奮戰,一天拔個一兩千顆或搬個一公噸的洋蔥也是家常便飯,晚上回來後,因為熱水不夠,所以時常必須洗冷水澡。有時候還會莫名其妙被指揮官抓硬凹出公差。

當然累啊,但很快樂; 因為我覺得生活有意義。


因為農民和我們說,種田,就是和老天爺討口飯吃;而我有幸可以幫助他們。

剛開始想裝病逃避,到後來期待著每天的出操,我想,我也在以汗水灌溉農田的同時,自己悄悄地改變了自己。變的想要認真地把一件事做到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誰都會前進,也都會跌倒,但最怕的是,你並不喜歡你自己選擇的。

我不覺得我做的事情很偉大,但這段時光讓我看到了偉大以外的世界,是那麼的充實、溫暖;我想,我才是被幫助的人。

我永遠會記得洋蔥的氣味、期待早上和下午點心的心情、偷偷和同梯在營區喝酒抽煙聊心事、每天和女朋友講電話的慰藉、以及最後一天到白沙灣享受的海水的湛藍。










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大學教育的意義VS競爭力


我想,很多人,尤其是年紀大一點的,成長於大學畢業生像天之驕子的那個時代的長輩們,大概會說現在連碩士和博士都滿街跑,大學文憑一點都不值錢,念完四年還不就是薪水22K,幹嘛要浪費時間和爸媽的錢去唸書呢?

然後,還會有很多人說,現今社會所崇拜的那些,像是Apple已故創辦人Steve Jobs、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Facebook的Mark Zuckerburg之輩的典範,都沒有大學畢業。學歷相形見絀,好像相信大學教育的人就是笨蛋,趕快出社會工作才是成功的途徑。

有趣的是,替大學教育辯護的聲音幾乎聽不到,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似乎正在慢慢往「不需要念大學」這邊流動,但卻沒有幾個年輕人真的敢決定「我不要念大學,我有我的理想要實現」。大家一邊否定大學,卻仍一窩蜂地躲進這座象牙塔。(當然現在台灣兩年內的年輕人還是必須要當兵,不過這基本上不在我想要討論的範圍內。)

我想說的是,否定大學教育的父母、老師、社會精英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大學教育是什麼?

我認為,大學教育,是讓一個少年少女,開拓他的視野,看到這個世界除了國高中所學的基礎知識外,還有無數的知性與感性的學問,在人類的文明中逐步前進,使人們進步。從科學上、從美學上、從管理學上、從哲學上,大學之餘高中畢業生,都有引領其前進,使其廣泛的瞭解世界、社會結構的各個面向,然後才能選定令其所感到莫名感動的事情,投入,學習,貢獻,安身立命。

對我而言,這是大學教育的意義;簡單來說,它給予年輕人瞭解世界,並瞭解自己的機會,有了這四年的歷程,他(應該)會知道自己想要將自己安置在哪一個位置,該深造或是出社會;同時,他能夠理解處在不同領域的其他人將有不同的思想,他或許不能認同,但他會學著接受,並用理性的對話,共同解決社會上一個又一個的問題。

任何一個想要瞭解人類文明,想要瞭解世界種種,想要認識自己的人,都該有權利接受大學教育,哪怕畢業後薪水只有22K,哪怕他去做了和他大學所獨毫無關係的事業,他都要可以應該享受大學教育予其的陶冶,心智上、體力上、社交上,使其所以為其。

換句話說,競爭力應該是「果」,但不是唯一的果。對學習的追求,對世界的好奇與感動,對自我的期望與付出,才是大學教育的「因」;四年的歷練,給一位畢業生的收穫,遠遠不只是「競爭力」三個字在這個社會的價值觀所賦予其的意義,我們還擁有了很多、很多東西。

在這個成就導向的時代,我想說,如果我們只看你能賺多少錢,你能獲得多少權力,那麼好像將錯過很多非常重要的東西,比方說自身之於社會的責任感、對美的嗅覺和品味,還有和好朋友們單純交往的情誼。

這才是大學教育的意義,無關薪水、無關成就,對我來說。

而且別忘了,Steve Jobs、Bill Gates、Mark Zuckerberg這些人,他們只是「放棄畢業」,而不是「根本沒唸」。